x
初升高
在线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专区 > 学生活动 Student Activities > 公益活动

2016年青春期教育公益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5日点击数: 4113 次

文章分享到:

  张教授问:你的孩子什么时候最听话?父母回答:孩子小的时候。的确,两三岁的小孩子,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可爱极了!但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改变了: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喜欢玩手机;和父母对着干;学习没有动力……

 

1.webp.jpg
 

  11月5日下午,咱们国际部举办的青春期教育公益讲座在树德中学宁夏街校区学术交流厅如约举行,张渝教授(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首批特聘专家)作为主讲嘉宾,以她丰富的从业经验为大家带来了许多实用的建议。


  困惑:孩子遇到问题喜欢自己解决,总是不愿意和家长说,但他们自己又解决不好。我们家长想好心帮助孩子,难道错了吗?


  张教授分析了孩子在青春期时的心理变化: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是一个开始主动寻找人生方向的时候,他们应该在这时候开始去探索自己未来想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过度的保护孩子,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分担后果,那么孩子是没有成长的机会的。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怎么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呢?

  锦囊妙计:家长不能做“除草机”父母(为孩子除去一切障碍的父母),应该主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千万不能为孩子处理好一切问题,洗衣做饭、学习问题、与人交往等等,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家长需要做的仅仅是引导,要让孩子自己去累积和寻找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去正确的认识自己,体验成功和挫折。

困惑:如果孩子手机瘾大、沉迷游戏,在学校不能用手机,周末回家后,整个脑袋都要钻进手机了,一天到晚都在聊天、打游戏,心思完全没放学习上,怎么教育帮助孩子改变?

 

2.webp.jpg


  首先,张教授问了在座家长一个问题,你是不是也喜欢抱着手机玩儿?当你在要求孩子不要沉迷玩手机的时候,你是否做到了呢?接着,张教授告诉大家,家长需要弄清楚游戏的“魔力”到底在哪里。张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孩子玩游戏过关失败时,屏幕上显示的是“别灰心,再试一次”(这是对他的鼓励)。但是如果学习不好时,父母是在鼓励他吗?并不是,你可能会失望、会责备。其实,游戏的魔力就在于:在游戏的世界里孩子能自主操作、控制,能体验成就感,即使失败也不会受到责备,他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锦囊妙计:家长在对孩子提要求时,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其次,找准孩子沉迷游戏的根源,减小自己带给孩子的压力,比如,当孩子考得不好的时候,请不要过分责备孩子。

 

3.webp.jpg


  ▲张渝教授幽默的语言与演讲风格吸引了全场父母的关注,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小编只能用4个字形容这次的演讲:太精彩了!


  困惑:升学压力大,孩子却对学习不积极,应该怎么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呢?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那么好?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孩子积极接受家长安排的补习呢?


  张教授提醒大家,换个角度来看,其实父母的这些困惑是对孩子的抱怨和指责,老是说“别人家的孩子”,这其实是家长在攀比。给孩子安排多个科目的补习、各种兴趣班,这是你想要的,还是孩子喜欢的呢?如果孩子不喜欢,就会感觉是被家长逼着在学习,这样又如何积极得起来呢?

  锦囊妙计:停止抱怨、指责,尊重孩子的想法;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有趣、有效、有用的;根据孩子的现状来引导孩子去学习,比如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节奏的快慢等,如果孩子对知识点不熟悉、学习速度慢,那么聪明的家长就知道要给孩子“搭梯子”,一边适应孩子的节奏,一边鼓励孩子:“没关系,你只是不熟练,再花点时间就好了”。

 

4.webp.jpg


  ▲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家长们和张教授进行现场交流。


  两个多小时很快就结束了,家长们听的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张教授的讲座内容太精彩了,让人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样的教育讲座!听完今天的讲座后,小编实在忍不住想感叹一句:家长真是世界上最难,并且还永远都无法退休的职业。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教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谁天生就擅长的,我们家长也和孩子一样,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网站对话
live chat
网页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