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9日点击数: 2000 次
把喜欢的事情变成专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收获了13份录取和总计170余万人民币奖学金的江雯迪同学说,她的答案是“幸福”。今天,这位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的学子将分享自己在申请中不走寻常路的作品集创作经历,以及“玩”的经历对她个人成长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翻开今天的申请故事。
江雯迪 Wendy
树德中学国际部2018级IB学生
录取大学:美国普拉特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萨凡纳艺术学院、加州艺术学院,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爱丁堡大学等13份录取,以及总计170余万人民币奖学金
朋友们总是说我是最幸运的那一个,我也是这么认为。
申请季开始不久,我就拿到了8个Offer以及累计170余万人民币的奖学金,包括我很喜欢的中央圣马丁和Pratt,几乎是每天一个好消息。早晨被生活老师的敲门声叫醒后,看到邮箱里面的录取通知,好像感觉早起也没有那么讨厌了。因此,在同学们焦急等待ED结果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悠悠闲闲很是放松。
纷沓而至的录取信(部分)
我用创作的心态完成了作品集
到现在我对自己的作品集还是挺满意的,不仅仅在于结果,整个过程我也乐在其中。因为我之前并没有所谓的“梦校”,在作品集完成过程中,我并没有考虑过多关于具体学校的偏好和内容上刻意安排,可以说这本作品集完全是我个人偏好的呈现。现在回过头想想,尽管我申请的专业是偏向于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方向的Communication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但在我的作品集中没有一张海报、一个关于Branding(品牌)或者字体设计的项目。相反,作品集当中呈现的,更多是我的其他可能性。
在完成作品集的过程当中,我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挫折或是难点,甚至偶尔还是怀着“摸鱼”的心态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我对结果也没有过分苛刻。对我而言,让我感到最开心的是过程当中我做的尝试。不管是其中的3D建模、交互设计、还是实验短片,对一年前的我来讲都是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借着作品集的名义,我可以尝试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就够让人感到雀跃和激动了。
在IB视觉艺术毕业作品展上,江雯迪同学的部分作品
可穿戴装置展示
插画作品
“玩”的经历,是形成我个人风格和创作动机的很大决定因素
把喜欢的事情作为专业真的是太幸福了。我平时看上去总是在玩,但是实际上这些“玩”的经历是形成我个人风格和创作动机的很大决定因素。
从初中开始,我的每一个假期都是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音乐厅中度过。纽约、东京、京都、圣彼得堡、莫斯科、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布鲁塞尔、安特卫普、柏林、布拉格……那些我看过的展、走过的土地、尝过的美食和体验到的文化都对我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行对我而言是与这个世界接触的方式,而体验本身也是我所喜爱的东西。在旅途当中我喜欢用摄影的方式记录我看到的事物,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也很大程度上贯穿在我的艺术创作当中。
在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
参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和比利时丁丁历险记博物馆
摄影作品
绘画、阅读、音乐和电影,和大部分宅男宅女一样,有时我会定义自己为“伪文青”。我喜欢安东尼奥洛佩兹的画,爱读石黑一雄和木心,我听披头士和大卫鲍伊,爱看阿涅斯瓦尔达的新浪潮电影……我喜欢从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家身上学到对待生活和艺术的态度。
在成长为一个自由幸福的人的路上,我总是感到幸运和快乐。
我很庆幸能在国际部遇到这些可爱的人
在国际部学习IB课程的过程中,我在收获学科知识和认知方式的同时,也坚定了对专业的选择。所有教过我的老师都特别耐心宽容,让这段高中学习的过程比较自由,也相对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去探索我所喜爱的东西。
这段高中生活对我而言是一段美好珍贵的时光。我常常庆幸选择了在树德国际部学习,遇到了这些可爱的人。多年以后我一定会思念自己在这里得到的快乐与关注,一定会思念那个耐心给我讲数学题的同学,那个总会悄悄给大家准备礼物的超甜的班主任……那些可爱的瞬间,那些可爱的人,以及所有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