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7日点击数: 885 次
与分数和解,寻求平衡之道
回头看过去的自己,我想我一直是一个很拧巴的人——总是想去扮演理想中的自己。我总是无法对自己感到满足,总是被一个个分数驱使着,压抑自己的内心,去做一个看起来更优秀的人,仿佛一切都可以轻易地用数字来衡量。
高中之前的教育都让我深深陷入一种单一的成功标准。我时常因为一个个分数感到不安和焦虑,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自我,因为褪去那些分数,我似乎一无所有。
同时我也从未放弃在分数之外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积极探索兴趣方向;我从未停止发问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探索我与自己的关系。
分数之外,哲学让我内心丰盈
初期,我在国际部开设的AP心理学中寻找答案。心理学让我可以去探索人类行为的动机与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我想要的答案远不止于此。在课堂之外,我开始探索和研究哲学,发现哲学能够给我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帮助我从各个维度去了解自己和社会。它为我提供不同视角,但从不为我提供绝对答案。哲学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它诞生于人类共同的痛苦,而最伟大的艺术和文学诞生于哲学。
廖艺臻读过的部分哲学类书籍
给申请季,一个满意的答卷
其实去瓦萨是纠结了很久之后的决定。个人非常喜欢文理学院博雅教育的人文关怀,以及亲密的人际关系,但是同时又担心文理学院会不会名气小。最终让我确定想法的是一段瓦萨学院官宣的视频,它告诉我there are something more than a title(有一些价值比头衔/排名更重要)。我更需要去考虑的是:是否可以融入学院这个社区,是否四年学术之旅可以有所收获,是否可以在这个地方遇到一群与我想法相同的人。这些问题都让我慢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瓦萨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对我而言,这个申请季是一个向内窥探、更加大胆地去追寻内心憧憬的一段经历。
瓦萨学院校园风景
说起瓦萨的面试,这真是体验感最好的一次面试,我们从校园课程设置一路聊到了哲学流派,再聊到兴趣爱好。当最后招生官说see you next fall(新学期见)的时候,我就知道应该是稳了!
瓦萨学院录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