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1日点击数: 4288 次
生活是一只看不见的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都会被转化为才能或机遇并储蓄起来,然后在人生旅程中的某一站中被提取,世上没有一分努力是白费的。每天1.5小时的坚持,能让人生旅程收获意外惊喜;坚持为自己的留学梦思考和努力,能助你开启成功的大门!不相信么?看了张婧兮同学的留学之旅,你就不会再怀疑,而该反思自己每天有坚持做好一件事吗?有在留学的旅途上勤于思考并不懈地付出吗?
张婧兮:树德国际部09年毕业生,2013年5月毕业于美国宾州匹兹堡查塔姆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目前持OPT 实习签证在美国百老汇实习。
走冷门择校选专业,把握人生方向
选择哪所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学。四年前,我抱着这个想法坚持要读人少规模小的美国文理学院。6分的雅思成绩,虽不算差,但我深知自己在学霸如云的大学校,一定也是那个坐在墙角默默无闻挨过四年的中等生,与其跟一百多个学生挤在大教室里,不如逼着自己跟教授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偶尔拖延偶尔犯懒,但内因外因同时施压,逼自己一把,好好融入美国社会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围绕着我出国留学的事,家里的长辈不断地给我提意见:学好找工作的专业、学护理吧,护理吃香,稀缺啊、学工科,出来去大公司工作,稳定 、当老师怎么样之类的话,我听得耳朵都快要起茧,可当初也不知哪儿憋着的一股劲,我非要拧着脾气选了一个匹兹堡的女校,原因是因为那里有全美只有不到20所大学提供的艺术管理专业,并且还提供高额奖学金。综合各方面因素、环境好、给奖学金并且地理位置靠近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最重要的是我对艺术管理这个偏门学科的执着,就这样,我踏上了美国留学之旅。
人生惊喜回报,源自每天1.5小时的坚持
现在的我回忆大学生活,最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各方面均不突出的我,竟因一技之长而在学校得到了从未想象过的重视。我从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在高中时遇见了一位好老师,加以训练也零零散散得了些奖,但压根跟那些从小就铁了心读音乐、一天七八个小时练琴的孩子没法比。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我每天只花一个半小时坚持下来的业余爱好竟然让我在大学里得到了人脉、工作还有教授的欣赏。
在国内只会在大型演出场地出现的施坦威演奏钢琴,我的大学里竟然有5架,由于学生不多,我常常在偌大的礼堂里自娱自乐,校警会为我刻意延长关门时间,作为交换,他们时不时会在巡逻期间,端着咖啡出现在礼堂的后排,静静的听我练习。学校合唱团的指挥因为无意中听过我的演奏,而从第一学期开始就聘我当合唱团的伴奏,这份工作每个月能为我带来一百多美金的收入还能时不时去各大城市巡演,最重要的是老师直接帮着办理让多少留学生伤透脑经的社会安全号。学校常常举办艺术Extraction,一种有乐队与艺术品还有画展相结合的艺术沙龙,提供咖啡、啤酒以及现场演出。这是大学中教授、学生还有周围居民交流的聚会场所,我有一次受邀去表演,恰好学校负责学生就业的Employment Department的主管在场,她事后给我发了一封Email对我说有任何工作上的问题尽管去找她,并且对我说学校能有这样有才的学生她们也感到骄傲。我当时感到非常地受宠若惊,负责学生就业的部门往往是学校最累工作最繁重的部门,学生要求咨询往往都要等上一周,而我却因为一次表演让主管亲自写信找到我。大四的时候政治学院请来了华盛顿DC参议员Snowe前来演讲,我有幸被推荐去作为学生代表为参议员演出,那位女议员应女校邀请前来演讲的意义是重大的,尽管我不是政治学院的学生,但能被美国政界人物亲自接见无论如何也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发挥所长,比美国学生更强
艺术管理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被归为商科,只是你可以在视觉艺术、音乐还有媒体之间选择专业方向。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读宏观微观经济学,还有国际贸易之类厚厚的商科教科书,当时选择钢琴课纯属爱好,可是我的钢琴老师到最后却成为了影响我最大的人。Pauline Rovkah是一位俄罗斯裔钢琴家,茱莉亚音乐学院名师。她从见到我第一面开始就已经开始涛涛不绝的表达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欣赏,并且计划要为我在四年后举办小型音乐会。当时的我总会因为过分繁重的学习而抱怨她在音乐上近乎苛刻的要求,那时候她就会对我说:"我也不是美国人,我明白一个外国人要想在这里生存不容易,你不是理工科学生,除了数学你没有比美国学生更强的科目,所以好好练琴。"后来,如她所说,我通过音乐认识了好多美国朋友, 我与美国朋友们一起创立音乐俱乐部,还拥有了自己的一支流行乐队,医院会联系我们去做公益演出,当地的艺术工作室也会向我们俱乐部发出邀请。我们的乐队被附近的两所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以及匹兹堡大学邀请去参加新年演出,我们常常会一起聚在音乐教室玩音乐、排练、开会、聊天。
尊重,靠一技之长赢得
音乐不仅能让你交到朋友,还能为你赢得尊重。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表演经历是大三的学生汇报演出,当时我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我前面一个上台的是拉低音贝斯的女孩Eva,我的中国学妹看着一个瘦瘦弱弱的女孩演奏一架跟她差不多高的超大号提琴觉得很好奇,问了我一句那个是什么乐器,我小声的回答还是引起了坐在我斜前方的女士的强烈不满,她立刻转身指着我的鼻子压低了声音当着全长观众的面吼了一句Shut up(住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那是我在公众场合被人指责得最最尴尬与最最无地自容的一次。但我也不知道当时的我是怎样压下心里五味杂陈的感觉淡定地走上台,还超常发挥地完成表演,最后还得努力避免与坐在前排的那位女士眼神交流装的跟没事儿一样地走回自己的位子的。到音乐会结束后,她竟然特意等着观众都离场了的时候,用我见过的最尴尬跟羞愧的表情跟我道歉,她说:我真没想到你钢琴弹得如此好,然后她还转身对恰好在附近看见这一幕的观众说:欧天呐,我刚才居然对着钢琴家大吼大叫…那一次经历让我彻底认识到作为外国人,在别人的国家,我们或许因为文化差异会被排斥会缺乏认同感,但是要想受到尊重你得拿出一样他们没有的技能,或许是数学,或许是学术研究,或许是电脑,又或许是音乐。
参与丰富活动,打开眼界
后来的我因为音乐而渐渐找到了自信,我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实习以及志愿者活动。我在匹兹堡剧院当志愿者,每个月工作的时候可免费进场观看几十美金门票的歌舞剧。匹兹堡拥有世界知名交响乐团,Honeck大师是音乐总监兼指挥,郎朗、王羽佳、马友友等中国音乐家常常来演出,而我作为这个圈子的活跃分子,总能得到见到其本人的机会。我大四的时候有幸作为合唱团一员与匹兹堡交响乐团同台在体育馆演出。大学期间还有幸为好朋友在婚礼上演奏并充当伴娘角色,因此认识了中西组成的美国家庭文化。这时的我有了充分的自信,去上一些有挑战性的历史课或者文学课。教授们偶尔会带我们去家里做客,文学课的老师也会对我特别关照,晦涩难懂的美国历史以及美国文学,他们都会有耐心地为你讲解直到解决你的所有疑问。
因音乐结缘挚友、体验地道美国生活
就这样,身为一个外国人,我的圈子因为音乐而真正打开。甚至有一些通过音乐认识的朋友还能成为终生好友。Dawson是我们乐队的鼓手,她来自美国中部威斯康辛州,那里有大片大片的农场,以奶制品而闻名。那里的居民自英国清教徒最先登陆美洲大陆开始就过的是地道的美国生活,不像东部西部沿海城市的移民文化。老太太年轻时是一名地质学家,曾经跟随仙鹤保护协会到过中国,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她的姐姐生前是当地很有名的钢琴家,常常被邀请去各地演出。她留下了一架非常漂亮的施坦威钢琴,老太太一直希望能找回年轻时自己坐在姐姐钢琴下听她练习的感觉。
听说寒假我父母会飞来美国看我,她特别热情地邀请我们全家去威斯康辛做客。那是我在美国过得最快乐的圣诞节,在没过膝盖的大雪地中央泡温泉,在农场里骑马,早上去鸡棚捡鸡蛋,与Dawson还有她弟弟临时组建起一个乐队,把圣诞歌曲全给改编成爵士版本,去吃威斯康辛州最好吃的餐馆,一起在农场盖雪房子,打雪仗,到现在我爸妈还会回忆说这才是真正的美国,这样的自驾游比走马观花地逛街采购来得有意义多了。后来Dawson与家人来中国旅行,遗憾的是我没能回国,但是我爸妈也带他们去吃了成都最地道的小吃,看川剧,玩得相当开心,我到现在还没弄懂他们究竟是如何交流的。
融入美国秘诀:不设心理障碍
在美国留学,我深深感觉到语言障碍更多的是心理障碍,或者说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有很多中国学生能写出非常漂亮的论文,学术水平也完全不在美国学生之下,但就是无法或者说不愿意融入他们的圈子。或许是因为中国学生无处不在,尤其是大学城所在的城市,中国学生往往能够建立起一个非常丰富的关系网,甚至因为压倒性的人数,学校也得为国际学生服务,因此中国学生也不太需要美国朋友。其实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美国本来就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业追求以及不同的朋友圈需求,任何人都能找到在美国生存下去的方式。我甚至有学应用数学的朋友对美国人非常不削一顾,他认为跟美国人竞争无法激发自己的潜能,他作为助教,往往只跟亚裔学生一起研究,最后再来教美国学生。
作”纽飘“ 一族,忙碌而充实
我毕业后跟大多数励志从农村打入城市的留学生一样变成了纽飘一族,形形色色的大纽约与我匹村是相当的不一样,在这里机会虽多但竞争也异常激烈,这里也是美国最不美国的城市,脏乱差但是却生机勃勃,充满诱惑。我刚求职时,因为一通电话就连夜从匹兹堡坐8个小时的大巴赶来,第二天早上6点在肮脏的灰狗站画好一整套的妆准备10点的面试。面试结束后匆匆吃一顿饭,又赶紧跳上回程的大巴准备明天的课程,就这样的节奏一个月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百老汇Media Relations(媒体关系)的实习工作,四个月的全职实习经历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有幸参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与曼哈顿交响乐团合办的Dawn and Dusk中美文化交流音乐节。机缘巧合下,我还结识了不少来自艺术品收藏圈的朋友,现在在学习艺术品经营。
留学是一生的财富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在中国拥有一个自己的艺术沙龙,就如同当年我学校举办的一样。可是理想也需要有现实作支撑,选择走这条路就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想起JK.罗琳在哈弗演讲的一段对我影响至深的话“Personal happiness lies in knowing that life is not a check-list of acquisition or achievement. Life is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and beyond anyone’s total control, and the humility to know that will enable you to survive its vicissitudes”,人生跌宕起伏或许你无法预测,但修养与内涵最终能将你锻炼得宠辱不惊。不管我今后的路通向哪里,几个月后是去是留,四年的留学生活给我的将是影响一生的财富。
本文由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留学之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