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初升高
在线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专区 > 升学资讯 College Counselling Info

高中三年如何度过?再不重视这件事就晚了!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1日点击数: 4836 次

文章分享到:

      新学期已开始近一个月,2018级的新同学也全面进入了国际高中的学习。可能你早就听说过“出国留学要准备学术成绩、标化成绩,还要参加课外活动”,那么,高中三年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活动呢?

 

学习规划篇

 

      学习成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PA,是你在高中三年里学习状态的最好体现),以及通过成绩体现出的学术能力,是大学在审理申请时会重点考察的因素。

 

      因此,只有扎实地掌握高中阶段的学科知识、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术能力,才能为大学申请和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一阶段,小伙伴们的学习以IB/AP的学科学习和托福学习为主。在高一学习刚刚开始时,老师们会给同学们一段缓冲时间,帮助大家尽快适应国际高中的学习模式。此外,在高一下期,大家会面临高二选课的问题,这就需要2018级的新同学们提前思考,对比自己擅长的科目、感兴趣的科目、以及意向专业的相关科目,并在升学指导老师和学科老师的帮助下做出合理选择。

 

      高二阶段开启后,除了要学习AP/IB的学科课程外,大部分同学还会开始学习赛达,部分同学还会同时面临学科学习、赛达学习、托福学习三重压力,学习难度和学业压力相比高一都会大幅增加。因此,需要同学们注重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高三阶段的学习以学科学习为主,部分同学还会进行托福或赛达的最后冲刺。在忙碌的高三,部分同学可能会因为已经提交了大学申请,因而放松对学科的学习。然而,事实是——

 

      ● 在提交了大学申请后,大学需要学生补交高三上期的成绩单、并将高三上期成绩作为决定是否录取学生的因素之一;

      ● 在拿到录取并正式入学之前,大学需要学生补交高三下期的成绩单,如果届时成绩有大幅下降或不合格成绩,大学有权取消录取。

 

      因此,高三的学习也至关重要,需要同学们从一而终地认真对待。

 

活动规划篇

 

      众所周知,国外大学在评估申请人时,除了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外,还会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是无法量化的,招生官了解、判断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查看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

 

      学生参与过哪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收获;以及参与某项活动的持续性如何等,都是大学判断学生具备哪些综合能力的依据。

 

      同时,大学也会通过学生参与过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兴趣点、性格特征等有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合理的录取决定。

 

 

      活动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学术类(学科竞赛、学术研究等)、

      艺术类(绘画、书法、设计、微电影等)、

      运动类(学校运动队、运动社团等)、

      社区服务类(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机器人类(机器人搭建、编程等)、

      学生自治类(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等)

      ……

 

      此外,还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类型:

      职业导向类(职业主题比赛、实习等)、

      文化类(传播传统文化、探索新文化等)、

      家庭责任类(分担家庭责任、协助父母照顾老人小孩等)、

      有偿工作类(暑期、周末兼职等)

      ……

 

      面对种类丰富的各类活动,刚刚进入国际部的新同学可能会比较迷茫,建议可以从以下三类活动着手参与:

 

      第一类,社区服务类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的范畴很广,常见的有关注并致力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或者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孤寡老人、自闭症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动物、环保等),在社会公共机构(例如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担任志愿者等。这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可成为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的窗口。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中,学校会将社区服务作为一门必修课,学生高中阶段必须完成规定时长的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活动贵在长期坚持,切忌“蜻蜓点水式的献爱心”建议同学们选择1-2项公益活动或者服务点长期坚持下去,通过自己长期的努力去深入了解、去改善被帮助或被服务对象的情况。

 

      第二类,专业、职业意向探索及背景提升类活动。这类活动有两层意义:第一,探索自我,通过参加与自己的兴趣相关的活动深入了解感兴趣的领域、感知并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该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从而帮助明确意向专业;第二,提升自我,如果有较明确的专业方向,参与这类活动可以累积自己在该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学学习和今后就业做准备。

 

      同时,这类活动一般也是整个活动规划的主线可以向招生官展示学生探索自己兴趣和热情的过程,以及学生在该领域的能力和成绩。活动内容会因意向专业不同而差异较大,例如理工科专业相关的活动会有比较偏学术的学科竞赛、学术研究;商科专业相关的活动会有商业模拟比赛、金融机构实习;艺术设计专业会有设计比赛、作品展览;音乐类的专业会有演奏比赛等。

 

      第三类,个人特色类活动。这类活动可以是学生专业兴趣之外的爱好、特长,例如乐器演奏、舞蹈、体育项目、绘画、表演、手工等个人擅长的独门秘技。如果你在进入高中之前在这些方面有专长,进入高中后也不要因为学业压力而放弃。一来,这类活动可以成为我们高中忙碌生活的调味剂,帮助我们调节学习压力;二来,这类活动会帮助我们展示一个更完整的个人形象,让招生官了解到学生除专业之外的其他兴趣点和特长。

 

      当然,除以上三类活动之外,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精力等情况,参与其他校内外的活动。

 

 

      那么,活动类型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去规划呢?

 

      高一,广泛尝试、发现兴趣:当你不知道怎么进行活动选择时不如先放手去尝试,在行动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你感兴趣的、擅长的活动。

 

      高二,少而精、持续提升:高二学业压力加大,活动方面应针对自己的兴趣和意向专业有选择的参加,并尝试在这些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就、产生更大的影响。

 

      高三,量力而行、不断成长:高三上期在繁忙的申请季还要兼顾学业、标化考试冲刺等,时间尤为紧张,建议量力而行。但申请结束后建议大家还是能继续参与活动,不断成长、不断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要知道,我们不能功利地看待课外活动,参与课外活动的终极意义是提升自己,助益成长,实现自我社会价值,这一课题是永远没有终点的!我们在课外活动中所提升的公共演讲能力、领导力、社会责任心、自我探索和认知,以及能让我们完美平衡繁重学业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管理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这些都是活动中的无形收获,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职业、生活中持续受益!

 

 

结语

 

      高中三年就如白驹过隙,其实非常短暂。在这关键的三年,绝不能走一步看一步从高一进校开始,国际部小伙伴们就会有系统的升学指导课,不定时的生涯规划课,以及和升学指导老师的一对一交流……这些都是为了引导大家进行有意识的合理规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申请季到来时从容面对,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在三年后,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海外大学~

网站对话
live chat
网页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