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7日点击数: 3068 次
“去剑桥还是去牛津?”
“去哈佛还是耶鲁呢?”
“上北大还是清华呢?”
这些问题可能是小时候无知的自己经常思考的,随着渐渐长大,知道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是留给别人吧,自己就无聊时候空想一下。
小时候的她也现实地觉得剑桥大学就是高手如云的地方,而自己这个无名小卒不配,只配远远观望。但几年后赴剑桥面试的她,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剑桥这个地方。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的剑桥申请回忆录......
——小编 Chelsea
Sherry学姐Q&A
Sherry Shi 2017级IB学生
录取:剑桥大学(英国Times 排名第1)
IB预估:40+(满分45)
托福:100+(满分120)
SAT:1450+(满分1600)
AP物理C:电学/力学 5分(满分5分)
SAT2:数学Level 2:800分、物理800分、化学780 (满分800分)
01 申请季的自我怀疑
Q:能谈谈你整个申请季的感受吗?
这个申请季对于我来说真的很漫长,从七月初开始写文书,到十二月十七日面试完,我为剑桥准备了五个月的时间。这五个月里,我经历过同时准备SAT的力不从心,经历过被困在文书逻辑里的迷茫,经历过笔试做不完的焦虑,也经历过逐渐理解笔试出题思维的小开心。这个申请季是我在失望与希望,现实与期望之间的挣扎。
剑桥是我的梦校,我本是抱着梦校嘛,就试一试,申不上算了的心态开始准备的,但是随着付出的变多,我对最后的结果越来越在意……
因为在剑桥面试前参加了帝国理工的面试,我提前到了好多天到剑桥。提前到的这几天,我有机会到处去逛逛。
剑桥的每一个建筑都能引起我的注意。我几乎每一个小时就会哀叹,“我好喜欢剑桥啊,怎么办。” 喜欢但是又感觉到离自己很远的无奈,大概就是我在剑桥的那一周的主要感受。
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并没有像对期末考试或者某个竞赛的那种,希望尽快考完,毫不留恋就结束的心态。已经习惯于为梦校申请做准备的我,想到从明天开始,再也不用在学校找可以单独自习的教室,再也不用大晚上的整理知识点;想到从明天开始,我“尽人事”的部分就算完成,剩下的就只有“听天命”,竟感觉有些不舍。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在快出结果的时候突然就佛了。大概是,我喜欢上了这个申请季的经历吧。当回过头去看时,所有的失望,希望与无奈,所有对于自己和自己之前选择的质疑,都只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02 国际课程&标化
Q:看你的申请成绩,虽然是IB的学生,但是也尝试考了很多AP,并且AP成绩也很不错,你认为IB和AP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上的差异并不明显。我的AP物理电学仅准备了2周,考了5分,我认为主要就是因为IB和AP知识点有很多重合的地方;难度方面,这个不能简单划分难易程度, 跟每个学科在不同类别考试的设置有关。简单来说,同一学科的话,IB的课程广度大,知识点多,但AP的课程分类更细致。
Q: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标化考试的建议?
我的标化成绩不算太高。我的建议托福最好在高一达到预期分数,SAT也根据情况做好时间安排,能够早点考出来最好。等高二下同时准备美国和英国的时候,可能就来不及了。
03 国际部的学习、生活
Q:当初在普高和国际部之间的选择是如何思考的?
我不愿意三年时间,仅仅为了一场考试而学习,所以选择了国际部。另外因为想出国,在国际部能够有更为自由的时间安排,能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准备托福和SAT这样的考试。我认为国际部老师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尊重和鼓励学生自己的选择,这是和普高不一样的地方,但也需要同学们有自己的想法。
Q:在国际部三年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学术论文写作和做实验的综合能力。IB课程除了英语和中文,每科都会有论文写作的要求。虽然IB论文写作是每个学生的痛苦经历,但不得不承认IB论文提高了我们的论文写作能力。实验方面,比如G4实验,多学科的融合,当时那堂课,我们小组是用小时候的玩具结合物理和生物的知识改造了一个血清和血浆的分离仪。我们制作的分离仪成本很低,可以用于非洲地区测试艾滋病和疟疾。
小编科普:
IB G4实验,即Group 4 Project,简称G4,也称为第四学科组科学科学项目研究性实验,是IB国际课程中科学实验类学科的一大特色项目。擅长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将组成一个小组,并融合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去探索同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实验。
升学老师Aries Q&A
Aries
Sherry的升学老师
·近10年国际课程学生升学与申请指导经验;
·IB升学指导资质认证;
·高级生涯规划师认证;
·China ICAC认证会员;
·指导学生成功申请美、加、澳、英等国名校,录取院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圣母大学、莱斯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埃默里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中国香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各国和地区名校。
01 选择英国的原因
Q:Sherry学姐选择英国的原因?以及申请剑桥的原因和专业选择的考虑?
选择英国,因为英国大学体系专注学术, Sherry的课外活动,以及个人兴趣上,学术性都很强。选择剑桥,因为剑桥自然科学可以让学生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因为Sherry没有最终确定自己专业方向,化学和物理都非常喜欢,所以剑桥的自然科学给她比较多的探索空间。
02 申请规划
Q:能分享一下Sherry学姐申请的时间规划、标化和活动吗?
申请规划:一开始目标主要是美国前30的名校,感兴趣的生化/医药方向,因此基本选课就确定了选化学+物理,虽然当时没有确定要申请英国,但是考虑学生未来可能要选择的专业领域,就把化学和数学定为HL(高阶),物理定位SL(低阶)。
高二开始,考虑申请英国的工程专业,再加上学生对物理的喜爱,于是加码了AP物理学科的学习。当时其实都很担心学生能否胜任,最后的情况是学生用努力来让自己的成绩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到高二下的时候,Sherry申请到了美国前20综合性大学生化方向的夏校项目。但是学生比较了美国和英国准备分别需要的大概工作量,也确定自己更喜欢英国大学的学术氛围之后,选择放弃了美国的夏校, 以便她在高二的暑假里能多安排时间准备剑桥的笔试。
学生特点来说, Sherry有比较好的数理化基础,对科学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同时也非常踏实,日常学习安排非常紧凑,时间利用率也非常高。在她自己选择的课程,学术研究或日常学习,基本不会出现“划水”的情况,对自己每一个参加的活动都认真对待。
踏实是学习路上最关键的品质。Sherry 标化规划, 就是跟着学校在走,高一主攻语言考试,高二的时候标化考试和学术竞赛。考虑到学生要申请的学校目标,以及个人学习能力和承受能力,在高一的时候加入了数学和建模方面的学习和竞赛, 高二则是主攻理化生竞赛。高二下是学习最忙碌的时候,学科竞赛、AP、SAT2,4月到6月每个月都有主要目标。高三上则是申请压力最大的时候。
03 剑桥申请要求
Q:剑桥对学生的要求是怎样的呢?
语言要求:托福110(单科25) ,雅思7.5(单科7.0)。也接受其他的方式替代语言考试,不同学院和专业,针对各类国际课程(例如IB、A-Level )申请会有对应语言要求,建议有疑问的家长可单独和升学老师沟通。
学科成绩:不同的课程类型, 比如IB, A-Level, AP是有各自的标准。最低要求 IB 是40-42(不同学院和专业要求不同),HL一般至少是要求766 (学科最高分为7),另外IB的英文科目在很多大学也可以满足语言要求。;A-Level 一般是A*AA or A*A*A (学科最高分为A*);AP学生要求5门AP 5分 (学科最高为5分),同时加上 SAT (最低单科730分,总分1460),或者ACT (最低32或者33, 满分36)。
因为英国多数要求学生要明确专业,建议学生在高二上就要确定是否考虑英国,以便为满足学校申请条件做准备。顶级学校要求学生对自己申请专业有非常深入的探索和认识,因此会非常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积累,各类高含金量的竞赛(例如各类奥赛,建模竞赛,经济学等),完成学术论文并发表,这些都是学校比较认可的活动。
04 英美双申
Q:英美申请有什么区别?
Sherry 同时申请了美国,但是因为不是重点考虑,所以学校数量不多。
美国的文书写作量大,而且每个学写作的重点不太一样,会很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录取考察的因素也比较弹性化,比如组织能力,创新性都可能是学生的亮点。
英国顶尖学校对学生学术深度要求高,至少提前半年开始准备笔试。至于学术活动,甚至会提前一年以上就开始积累。
两个国家的顶尖院校考察重点还是有差异。因此建议如果不是超级学霸(比如SAT轻松1550+,托福雅思高一就达到牛剑水平,同时还能轻松负担起AP/IB高分的学生,还能竞赛和活动两不误),不建议同时考虑同时申请英国和美国的顶尖大学。毕竟精力有限,申请其实也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Sherry学姐并不是一个天生勇敢的女孩,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有理想和现实、有选择与坚持,有自我成长和人生奋斗。愿她的申请心路,给仍在申请路上的你们一个窗口,带来一缕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