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初升高
在线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专区 > 优秀学生案例 Student Exemplars

李汀 2017级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5日点击数: 3065 次

文章分享到:

李汀 2017级IB毕业生

 

录取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第10)

IB预估成绩:40+(满分45)

托福成绩:110+(满分120)

SAT成绩:SAT1:1500+(满分1600);SAT2:数学Level2满分,物理780(满分800)

活动经历:

支教活动发起人和负责人、AAPT物理竞赛、美国区域数学联赛等。

 

学生分享:

选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原因:

因为这所学校科研经费高,学术水平高并且校友资源很好,  除了那些Nobel Laureates(诺贝尔奖得主)。还有各个领域的“大佬”级别的人物。

另外师资方面,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就有一位42岁就因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Adam Riess,据说他讲课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在本科阶段就能得到大师的点拨,想想还是挺激动的。

学术资源也是十分丰富,比如JHU的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院)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地面控制中心所在地,并且向全世界学者开放。

校园环境方面,该校的Peabody Institute(皮博迪音乐学院)也是美国四大音乐学院之一,可以去蹭课。并且Peabody Library(皮博迪图书馆)是我觉得最美的图书馆,在里面学习应该是一种享受!

IB学习经验:

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吧,但有不少教训。首先是上课认真听课。说起来容易,其实我觉得执行起来挺难的,比如在高二和高三比较忙的时候,早课我真的很难听进去,也经常会走神,然后这也就直接导致了quiz(小测验)和final(期末考)翻车。
但是回想起来,如果当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的话,其实很多知识都不需要下来再自学。如果你不能驾驭拖延大法,那最好想到一件事情就马上去做。如果没有立刻去执行的话,以后就很难再进入状态了。

复习工作需要在平时就进行,不然像我平时就基本没复习,final week(期末考试周)真的是很狼狈,可以说是“疲于奔命”。

国际部的收获:

国际部的生活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独立性。在初中或者普高,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奋斗,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相似的努力,也很容易在大集体中获得动力。但在国际部,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无论是差异化的课程、各式各样的活动,还是选校……每天我们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而在做关键决定的时候,通常是很少有范本可以参考的,更没有明显的“最优解”。我自认为自己是个选择恐惧症患者,每当遇到两个价值上相似,方向上相左的选项,我便会陷入纠结,甚至是逃避选择,将一切交给硬币。
但在国际部,我必须自己主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困境,这也让我逐渐了解该如何冷静的分析不同选项的利弊,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殊途同归,也体会到了什么是“Live with my decision”(接受自己的决定)。

做决策同时也让我更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主动去寻找可能存在的资源,无论是做一些小project(项目)还是安排活动,我也开始学会了借力,搭台阶,将困难的目标转化成阶段性的小步骤。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尝试,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多投入时间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有想做的事就要主动去寻找资源,‘Make impossible possible.’。另外就是一定要培养一个好心态,不要膨胀,更不要因为失落沉溺在过去,多向前看。最后,Just be yourself。

网站对话
live chat
网页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