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4日点击数: 1896 次
在英国大学申请中,文书至关重要。没有了活动列表,高校招生官只能通过文书来发掘你的闪光点,而开放式文书题目,更是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示自我潜能。
英国申请文书究竟包含哪些内容?
招生官到底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英国大学UCAS申请系统主文书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以下简称PS)的正确打开方式。
截图来自UCAS官方申请系统
首先,从时间安排上来看,牛津、剑桥及医学等部分专业的递交截止时间为每年的10月15日,其他学校和大部分专业为来年的1月15日。为保障PS的质量,建议同学们尽早开始进行相关学术经历和文书思路整理。
其次,在英国UCAS申请系统中,PS的字数要求为1000—4000个字符,约为600—800个词。与美国文书不同,英国文书并没有给出具体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而是要求直接进行“自我陈述”。
那么,怎样才能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申请动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实际隐藏了许多自我思考。当你进行灵魂拷问时,可以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家人或老师的影响呢,还是因为发生过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是因为有未完成的学术目标呢,还是心中有尚未解答的学术疑问?
我对这个专业的热情是从哪里来的?
我在选择该专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这个困难有没有影响我选择它?
我对这个专业的理解是什么?
这些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正是这些答案让你变得与众不同。把这些申请动机体现在文书里,说服招生官你有着强有力的动力来支撑本科3年的学习。
英国UCAS系统中并没有提供给学生列举课外活动的表格,于是其他相关经历只能通过文书来展示,这时便容易出现“经历丰富=能力强”的陷阱。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选择与申请专业关系最紧密的经历来进行描述和总结,例如相关参赛奖项、实验室项目或学术科研项目、研讨会等。切记不可以在文书中进行活动经历列举,列举得再多也无法体现你的思考深度和潜力。
我们曾经经历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项经历中收获的反思和总结。在文书中撰写个人经历时,积极反思和总结很重要,多问自己“为什么”。例如在参加竞赛后反思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阅读完一篇课外科普文章后记录自己的收获,分析与教科书中的知识如何结合;学术项目进行过程中思考进步空间等。这时你需要关注的并不是实际内容,而是经验收获和意义。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必要时进行笔头记录。
正如《Getting Into Oxford & Cambridge》(《成功进入牛津剑桥》)一书中所说,“Tutors like to see your thought process and how you critically analyze things(导师更喜欢看你的思维过程,以及你是如何批判性地分析事物的)”。
剑桥大学局部。树德中学国际部2019年毕业生孙定一和2020年毕业生石笑瑞先后获得剑桥大学录取
相比其他国家,英国大学更注重学术水平,所以在文书中,不要忘了展现你有足够的学术能力。例如一次值得骄傲的项目研究经历、优秀的竞赛成绩、受益匪浅的实验等。如果遇到课业成绩不够高的情况,文书中可以不提及自己的弱项,强调你在其他学科或软实力上的优势。你也可以在描述相关经历时展示你的学术风格,比如你更擅长小组讨论还是个人挖掘,更享受辩论出真知还是总结整理。
此外,还有另一种能够体现学术能力的方式:课外阅读。英国高校注重学生阅读和自学的能力,所以课外阅读的积累变得很重要。除学校教材以外,学术期刊、科普书籍、文献资料都可以成为体现学术能力的方式。和活动经历一样,如果只是在文书中简单提及自己读过某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重点在于阅读对你思想及学术上的思考和帮助。不要害怕阅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勇敢地提出并解决,展现你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有计划和目标是一件好事。当然,不强制要求每个同学都在现阶段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毕竟将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深入探索。如果规划还不清晰,可以在文书中简单提及以后希望发展的学术方向。好的文书不需要“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样的大空话,但也不能把研究范围和计划限定得过于狭窄,要给自己未来的学术之路留更多的空间。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英国UCAS申请系统文书似乎有些过于严肃。看似开放的题目,其实更要求学生去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关注自己的思维、认识到学习的动力和目的。这个过程可能会让部分同学感受到压力,但这也一定是对未来有益的一次锻炼。
提早进行学术规划、梳理自己的学术经历、反思自己的收获,你一定可以完成一篇让招生官印象深刻的“自我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