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0日点击数: 2753 次
步入炎热的6月,毕业季悄然来临。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和制作,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Yearbook年鉴制作团队将为同学、老师和家长们带来一份不一样的盛夏礼物。
01
“最后一年了,总想留下点什么”
把时钟拨回到2020年10月某个周一的上午,那天国际部集会的演讲中出现了这样一页PPT。
2018级的罗杰同学和几个小伙伴抱着打趣、尝试的心态,向国际部师生第一次介绍了Yearbook。他们想要招募几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尝试着创造一个记录载体,用照片和文字刻录下学校生活中的活动与趣事。
当时的初衷特别简单,罗杰说:“最后一年了,总想留下点什么。”
结果出乎所料,经过这一次演讲,团队从原先的4人扩展到了来自不同年级的12位同学。随后,在年鉴组初次见面中,虽然因为仓促安排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室,导致大家都得站着,气氛略显生涩、尴尬。但这并没有掩盖大家对这本理想中的Yearbook所洋溢的热情。
当时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或许能成……(内心狂喜)”
02
考验:左手申请季,右手年鉴梦
在初步将整个组织分为文案、排版、素材、外联4个小组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罗杰的面前:如期而至的申请季。
学习、申请与文书的压力迫使几位高三成员不得不减少例会的频率。但年鉴的目录刚刚开始规划,每位成员的分工也还不明确,新团队的粘合暂不顺畅……如果成员间长时间缺乏有效沟通,那么年鉴团队很快就会成为又一个虎头蛇尾、逐渐被忘却的“活动”。
经过几番商量,罗杰和其余高三的小伙伴决定,把例会讨论暂时调整为排版基础知识课程。这样既可以帮助新成员了解专业知识,也无需占用高三同学过多的宝贵时间。虽然从现在回看,当时培训的内容过于专业化,但好在缓解了团队建立之初的窘迫。
申请季期间的培训会:前排学习中,后排忙申请的年鉴编辑们
03
挫折:首次拍摄遭遇滑铁卢
高三下期开学后,逐渐从申请季抽出身来的高三编辑们带着小伙伴,开始给这趟缓慢运行的列车增添燃料。第一步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拍摄Yearphoto,收集全体国际部同学的个人照。
Yearphoto的收集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准备。就当罗杰和其余成员以为万事俱备时,第一次拍摄结果却光速“打脸”。因为缺乏完善的沟通,几台相机的位置、同学们坐下的位置与方向、照片尺寸等不一致,导致第一次拍摄的画面参差不齐。同时,因为各班拍摄顺序安排不当,还导致了现场的混乱。
第二天,年鉴小组启动紧急会议。为了再次得到国际部和师生的支持,组织同学们进行第二次拍摄,罗杰和其他成员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排练整个拍摄流程,并录制成视频。同时做好了各种情况的预案,以保证拍摄流程的顺利进行。
虽然第二次拍摄仍然不完美,但幸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Yearphoto的收集。
失败的拍摄VS正确的示范
拍摄场地的布置
04
分歧:写实派与漫画派之争
经过几次折腾,罗杰和年鉴团队的编辑们渐渐理顺了思路和流程,新的成员也慢慢加入进来。在后续的教师拍摄中,编辑们逐渐得心应手。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则是进行Yearbook的排版。
然而此时新的问题又诞生了。组织内产生了关于设计风格和理念的分歧,有编辑想采用写实照片的摄影集风格,有编辑更喜欢色调统一的漫画风。每个编辑负责的板块各有风格、无法统一。
年鉴编辑小组的“写实派”和“漫画派”
在一番讨论后,大家逐渐发现单一的风格或色调并不适合所有版块,多元风格与Yearbook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元素不谋而合。在讨论确定几种独特的风格后,年鉴团队慢慢形成了更加有效率、符合每位编辑特色的分工。
05
一本笑点、槽点、泪点满满的回忆录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年很短,就取须臾。通过年鉴拼凑起时间的碎片,我们终于把这段笑点、槽点、泪点满满,艰苦又欢乐的高中生活保存了下来。
学弟学妹可以通过年鉴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从记录中汲取高中生活的灵感。当然,也可以把同学和老师们的“美图”保存下来在斗图中占据上风。即将远赴重洋的高三准毕业生,可以通过Yearbook来保鲜这段珍贵的高中回忆。
“Above All, Passion。”热情是年鉴团队的原动力,如同罗杰把Yearbook第一次介绍给同学们时,如各位编辑把自己学习到的各种想法在实践中一一实现,如整个组织从一纸倡议书变成一个鲜活的团队……
年鉴团队的编辑们——Chloe、Jerry、南梦、TWT、TRAV、Rosalind Ro、小L、Jennie、蠢朋克、罗杰
相信在今年的《树德Yearbook 2020-2021》正式发布后,这段故事将被新一届充满热情的编辑们续写下去!
06
快来领取你的第一本Yearbook
这段故事的分享已到尾声,下面来看一看树德中学国际部《Yearbook 2020-2021》部分成品展示吧!!!
为保护隐私,Yearbook只面向树德中学国际部师生及家长开放,详情请关注后续校内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