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初升高
在线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Campus News

【在读生专访】7500米!16岁的她更新了个人登山表!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4日点击数: 1468 次

文章分享到:

      十五六岁的年纪,怎样才算是不给人生留下遗憾?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会一样,但征服一座7500米的高山一定是最令人惊讶和赞叹的。今年暑假,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2021级的李蕤佳同学成功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更新了自己登山“打卡”纪录。

 

      7546米,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数字并不敏感,但如果换算成楼层,这是相当于2515层楼的高度。根据The Tower Info的最新数据,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为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而慕士塔格峰的高度几乎是12座上海中心大厦的总和。

 

李蕤佳

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2021级10班

Everything is possible,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1岁,当很多人还在懵懂的时候,李蕤佳已经登上了海拔5892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有着“非洲之王”美称的非洲最高山脉。那是她第一次登山,第一次领略登山的魅力。

 

      作为一项户外极限运动,高海拔登山必不可少的是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李蕤佳非常幸运,爸爸妈妈是业余登山爱好者,领她进门的“师傅”就是妈妈的朋友们,其中一位甚至曾经四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李蕤佳和爸爸妈妈在西班牙徒步旅行

 

      李蕤佳的登山之路,便是在爸爸妈妈和前辈们的带领下开始的。作为团队里完完全全的新人,李蕤佳说她那时并不紧张,“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完全没有想过能不能登顶这个问题。”那时的她其实并不理解登山的意义,直到在乞力马扎罗山顶见到了那从未见过的“风景”。

 

      为了追寻这样的“风景”,李蕤佳逐渐爱上了登山这项运动。从乞力马扎罗山到慕士塔格峰,她已经成功在海拔4000、5000、6000、7000米的四座山顶完成打卡。在成功登顶数座高山之后,她觉得山顶那些不一样“风景”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冲破艰难险阻后完成目标的轻松与成就感。

 

李蕤佳在慕士塔格峰拍摄的风景

 

      “登山真的会上瘾,它绝非是人们说的‘花钱找罪受’。见过那些风景,感受过从未有过的心境,会让人爱上这种神秘的力量!”

 

我很害怕给自己留下遗憾

 

      第一次挑战7000米的高度、第一次没有家人的陪伴、第一次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反……尽管已经提前两年计划好了慕士塔格峰之行,但无数个第一次让16岁的李蕤佳从出发就充满了担忧与不自信。

 

      对李蕤佳而言,这是一段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旅程。刚刚到达位于海拔4400米的团队大本营,她就向远在云南的妈妈打电话寻求安慰,语气里的不安与惶恐令自己震惊。在进行拉练的时候,身边都是陌生的伙伴,互相都不熟悉,尽管大家都在努力磨合、互相帮助,也避免不了初识的尴尬,遑论将自己的安全交付他们。

 

      如此种种,让李蕤佳一度想要放弃。

 

16岁的李蕤佳登上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开学即将升入高二的学习,学业将会越发繁重,之后还要准备大学申请,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李蕤佳或许再也不会来慕士塔格峰。对她而言,比起对各种各样第一次的恐惧,这种遗憾更令她不安。

 

      “我不会对自己说加油,因为我的性格向来是不想留下遗憾,而且这种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我觉得我已经上到这里(4400米)却不登顶,那就留了一个遗憾在这里,而我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再来完成它。我很怕这种事情发生。”

 

      在团队伙伴和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李蕤佳积极调整状态,跟着队伍一次次拉练,慢慢走到了即将登顶的时候。

 

      但在登顶的前一天晚上,她却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寒冷、头疼、困倦、想吐,走一分钟或许会歇五分钟。她想,慢慢来,我总能到山顶。“今晚过后就是黎明,我不能在今晚就倒下。”

 

李蕤佳和队友在登慕士塔格峰途中

 

      她看到了慕士塔格峰最美的朝阳,在艰难与感动中完成了很多个“第一次”,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无比的轻松和快乐——一种由内啡肽带来的持续的快乐,而不是因多巴胺产生的短暂快感。

 

      刚下山的时候,疲累至极的李蕤佳跟妈妈吐槽再也不想登山了,但是冷静下来后,她想,还是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再登一座8000米的山。

 

      “我都登上7500米了,再增加500米,集齐4000、5000、6000、7000、8000米的系列,我觉得人生就算圆满。至于珠穆朗玛峰,曾经它是我的目标,现在我觉得它更多的是人生信仰,可以不去挑战它,但是你心中要有这么一座山,指引你前进。”

 

一个爱登山的女孩,想用电影表达自己

 

      李蕤佳说,登山给了她强大的能量。学习和登山两件事看似千差万别,对她而言,但却有着丰富的内在联系。

 

      李蕤佳告诉我们,她的学习其实并不算多好,妈妈也经常用登山鞭策自己——“你要是把登山的一半的兴趣放在学习上就好了!”作为叛逆期少女,她向来都是回击:“登山和学习压根儿就不一样,怎么能混为一谈?”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其实一直认为登山给了她很强大的动力和信念感。

 

李蕤佳和队友在登慕士塔格峰途中

 

     “我觉得登山让我学会面对生活。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慢慢来,你总有一天会到山顶。也要按自己的节奏来,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就像登山不能讲究快,让自己不那么着急,适应了自己的节奏会走得更快更轻松。”

 

      面对未来,李蕤佳希望自己能去美国学习电影专业。作为一个喜欢day dream的“白日梦想家”,李蕤佳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喜欢幻想,对人生和世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她希望能用电影表达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在她看来,电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专业,在这里,你需要掌握的东西非常全面,文字、摄影、音画、剪辑等等,从呈现效果来说,也能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想法。

 

      登山和电影,两个截然不同的选项,但从李蕤佳的嘴里说出来却又如此合理。似乎,这种巨大的反差和张力,本身就是这个单纯又“复杂”的女孩生命中的必然。

 

网站对话
live chat
网页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