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9日点击数: 754 次
听优秀录取者的故事,探索美好人生。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2024年《我的申请故事》栏目开始了,欢迎大家跟随我们的脚步,走近国际部学子,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从中找到探索的方向和坚持的力量。本期主人公:2021级AP学生陈思言。
2023年12月15日凌晨5点,我被闹钟吵醒。这是我预设的查看ED(早申)录取结果的时间。戴上耳机,我开始循环播放歌曲《Welcome to New York》。伴随着泰勒·斯威夫特优美的歌声,我打开了来自纽约大学的未读邮件:“Dear Siyan,Congratulations……”于是,Dream school就这样变成了My school。
1、我的梦校:没有校园,处处都是校园
当梦想成为现实,这一刻我就是最幸运的人。
从高一开始,纽约大学就是我的梦校。
我喜欢它独特的空间和氛围——“我们没有校园,整个曼哈顿都是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不同,它的教学楼散落在华盛顿广场四周,大街小巷,四处可见飘扬着的象征纽约大学的紫色旗帜。
在我看来,没有校园,因而环境自由不拘束;处处都是纽大,所以学习无处不在。
我也喜欢它的地理位置,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中心,但也不止于这里。我是一个崇尚变化的人,变化中的世界也让我感觉到欣喜。纽约就是一个这样的城市——时刻都在变化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对我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全球各地都有纽约大学的分校区,这意味着可以交换校区,到世界各地感受不同的生活。
但高二的时候,我也曾失落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我找到了自己想要探索一生的专业——交互设计。作为一个跨学科专业,交互设计专业的学习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当我以为自己是否要放弃纽约大学而选择艺术类院校时,我惊喜地发现,纽约大学的交互设计专业美誉度很高!
峰回路转,我还是那个被眷顾的幸运儿。
2、我的专业:不断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
足够多的探索和尝试,是人生选择的前置条件。
提到交互设计这个专业,我还记得提交creative material(创意材料)时,网站突然出现的intro video(陈述视频)要求——阐述申请交互设计专业的原因,以及对学习和未来规划的想法。这让我措手不及。录制intro video时,夕阳透过窗玻璃洒进室内,犹如置身于纽约高楼。“这一幕特别像曼哈顿,希望明年这时可以站在公寓落地窗前拍下这样的视频。”
没想到,愿望竟成真了——我拿到的不仅是纽约大学的录取,更是交互设计专业的录取。
纽约大学录取信
其实,刚进入国际部时,我并没有想好学什么专业。虽然从学科偏好来说,我更喜欢理工科,但我并不想从事纯粹的理科研究。
2022年,我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美国中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从学习数据分析、编程和建模知识,到最后拿到一等奖,我发现自己对数据分析和编程等实用技能很感兴趣。
为建模大赛设计的海报和获得的一等奖奖状
正巧,我也很喜欢艺术设计,为各种活动设计的海报总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
一次次尝试和探索,兴趣的交叠和融合,最后我确定了交互设计这个涵盖设计与编程的跨学科专业。不局限于简单的网页或应用程序界面设计,它更注重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操作流程和反馈系统,以及对用户逻辑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审美基础,熟练掌握代码运用,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界面。
我的申请作品集(部分作品)
在完成作品集的过程中,我有过深夜被保洁阿姨催促离开的经历,也去看各种各样的展来提升审美水平,下载APP时也会尝试分析其跳转逻辑,甚至会“玩”很多游戏——观察它们的页面设计,分析一款好的交互产品吸引力的由来。
我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有机会与世界级设计团队合作,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交互设计领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我也希望用我的设计去解决一些社会议题——我相信设计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
3、我的成长:每个人都独特且珍贵
每个人都是掉落人间的星星,在各自的角落默默发光。
在申请美国大学时,除了平时成绩和标化成绩,文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最直接方式,他们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通过这一篇文章了解我,并评估我是否适合这所大学。
因此,在文书构思初期,我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去讲述一段充满挑战和内心探索的成长故事——在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反思中,认识自己的独特,实现自我平衡和自我接纳。
升学老师为我推荐的书籍清单以及我在撰写文书过程中的修改
但我对这个主题并不十分自信。幸运的是,我的升学指导老师不仅对我的想法表示支持,还提出了很多有效建议。他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帮我分析,利用很多相关的理论与概念帮我梳理逻辑,让我得以用更专业的方式表达我的想法。同时,他也一直鼓励我独立思考、积极反思,在文书中展示我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成长和发展。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向我推荐相关书籍,在文书素材和观点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
或许是这段故事的生动和独特打动了招生官,最终我如愿获得了纽约大学的录取。其实,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写文书的过程就是复盘自己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产生了对未来、对专业的热切期待,也一定会为之付出努力。因此,无须焦虑,每个人都是独特且珍贵的存在。
我在校园活动中设计的海报(部分)
在ED(早申)阶段拿到纽约大学录取,就意味着我的申请季结束了。这段如梦似幻的经历,如今想想仍会感动。回顾我的高中时光,我想要感谢很多人,我的班主任、学科老师、升学指导老师等等,还有一直支持我、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这份喜悦,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