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点击数: 3535 次
袁Y,树德国际部2014级IB2班同学,IB学期成绩满分
2016年的12月14日早晨,国际部2014级IB2班的袁Y同学收到一个令她兴奋不已的消息,自己被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12位的西北大学(简称NU)录取了!谈到那一刻的心情,袁Y说只能用开心来形容。要知道,NU可是美国本科录取率最低的大学之一!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一起来听听袁同学的讲述吧!
我不是最优秀的,但努力就没有遗憾
高中三年非常重要,会影响每个人接下来的人生道路。当这三年结束后,高中毕业了,我会对自己说,IB真的很难、很有挑战性,我也真的很累,但是这绝对很值得!
我高一第一次考托福就考了110+(满分120分),但SAT考了4次才获得了新SAT1450+的成绩(满分1600分),相较于国际部其他同学的1500+来说,可能我的这个成绩只能算“标配”,但是只要我尽了全力,我就不觉得遗憾。
爱看新闻,喜欢不同地域的文化
我很喜欢看新闻,这已经变成了我的一个爱好。我并不认为我只是一个高中生,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这些事情,我就不用去关心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小时候,父母带着我去过很多不同的省份,那时候我就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和我不一样的人,我也逐渐体会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
来到国际部后,我加入了学校的模联社,并且在高二时担任模联社社长,期间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成都、重庆、北京等地的模联大会,我们扮演成各国的外交官,就全球热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对全球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开始对这些世界性议题更加的关注。我想,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未来能够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最爱、最“虐”的TOK
我最喜欢上的课是IB的TOK(认识论),它是我从小到大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学科,也是虐我虐的最惨的一科。它非常的难,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并且无论如何都会有人来反驳你。
但是为什么我喜欢它呢?一个是因为它难,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所以我很想去战胜它。另一个原因是TOK非常锻炼人的辩证思维能力,且可以应用于任何一门学科。当我看见一条新闻后,去和Simone老师讨论,她会给我很多看法,她说,有些时候你不能理解别人,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体会过他们的现状,或者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
的确,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很多问题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很多时候我无法回答,但是我的辩证思维能力一直在得到锻炼。我在参加芝加哥大学夏校的时候,就明显感受到,许多其他的中国同学明显没有那么的敢于去Challenge(质疑)老师的观点。这也是我被“虐”得这么惨的一大收获!
学习压力因人而异
IB是很难的,但是学习压力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强项不一样,感受到的困难自然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同学觉得essay(论文)难,有的同学觉得实验报告难。曾经有学姐和我说过,系统学习过essay和实验报告的人,在进入大学后要容易适应得多。我觉得,有挑战性才能对我今后的大学学习更有帮助!
其次,压力还体现在没有任何一次作业可以敷衍了事。如果想要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你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测试。IB的评估模式和国内不同,它不会只看你的最终的“高考”成绩,你的平时成绩也会占到你最终成绩的40%。我认为,相较于“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来说,IB的这种评估模式更加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 也要更合理一些。
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我来到国际部之后,我的妈妈基本上没再干涉过我的学习。因为父母和我都很清楚,等将来去到国外以后,不会再有老师每天守着我学习,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觉。
在国际部,和以前的最大不同是——老师留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他们将需要完成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告知我们,而我们需要自己合理分配时间,然后高效率、高质量的去完成这些作业。我听过一句话,优秀的人会把事情提前做好。只有当我们在高中提前完成了从“被赶着学”到“主动学”这一转变,我们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海外大学的学习。
这三年的最大收获
在申请海外大学的时候,招生官都希望通过申请者的个人陈述,看到一个立体的人物!但是,“我是谁”这个问题,父母和老师都不能帮我们回答。高中这三年的经历,让现在的我能够更加清楚的说出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个人陈述上冷冰冰的文字!
现在的我,不是为了申请大学而学习,也不是为了父母而学习,而是为了自己今后的目标去充实自己,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而学习。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眼就可以望到尽头的平淡!拿到offer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