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1日点击数: 4070 次
进入国际部,
将会面临的优秀同学太多太多……
今后去到国外,
还有更激烈的学术竞争和文化冲击……
如何定位自己、接纳自己?
这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走进
国际部心理学课堂
Lian
● 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
● 北京大学心理学理学士
● 曾任教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 现执教国际部AP心理学课程
在课堂一开始,Lian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不是经常会产生类似的固有印象,比如,某某不爱学习,某某不合群?Lian说,如果有人在你的标准之外,那他可能只是和你“不同”,而非“不好”,千万不要轻易地评价别人,更不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人。
▲同学们用自画像,画出“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尝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自我,才能更好地接纳他人。
▲倾听小练习:微笑倾听同桌的“吐槽”,三分钟内不能做任何打断。接纳他人、接纳自我,才能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关系首先需要学会倾听。
近两年,留学生不堪压力而自杀的新闻时有发生,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于国际部的准留学生们来说,将来的他们同样也会面临学术竞争的压力、文化的冲突,以及独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因此,这样的心理课堂,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取得优异的学术成绩,是国际部德育教育中一直非常重视的版块。同时,心理学课程也是国际部所开设的常规课程之一。
Lian老师:
帮助他们找到更重要的存在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唯一的减压方式就是拉着班主任老师唠会嗑,或是去操场跑两圈。十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里的老师和家长们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是比学习和录取更重要的存在。
有人跟我说,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大多是不认可一味追求学业成绩的教育理念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压力在哪里都存在。国际部的孩子没有“一考定终生的”烦恼,但是学术成绩、标化成绩和课外活动同步进行的压力同样不亚于高考。将来出国留学后,则还会面临更激烈的学术竞争,以及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优秀总是伴随着压力的。
对我而言,只有一个最简单的目标:让孩子们找到更多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去应对那些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学业压力。我希望帮助他们找到比名校录取更重要的存在,让这些存在帮助他们扛过人生道路上的挑战、挫折、孤独,以及种种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的阴霾时刻。希望他们快乐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