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初升高
在线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教研 Teaching and Research > 教学教研

【教师节专辑】一位哈佛大学教师,任教树德中学国际部,他要求学生永远都不要提出这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5日点击数: 2456 次

文章分享到:

我的高光时刻

 

      作为一名教师兼艺术家,Justin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他说学生并非等待填满信息的空容器。从哈佛大学到树德国际部,Justin不同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将给学生带来怎样的火花呢?

 

高光人物

Justin Hoke

树德中学国际部英语教师

哈佛大学博士

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学士

主修音乐作曲,辅修法语和文学

IB英语B执教资质认证

曾任职哈佛大学教授英语及艺术课程,

多次获哈佛大学Derek Bok教学及学习中心的教学奖

 

“但是,这与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

每个老师,尤其是青少年的老师,都面临着这种被追问的窘境。

“But what does this have to do with real life?”

Every teacher—especially of teenagers—has been confronted with this dilemma.

 

从新的角度思考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Consider our own educatio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然而,这确实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教室里使用的学习资料似乎很遥远且无关紧要,回想我高中时代学习过程中的话题和科目,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思维中。

 

      在我教授的IB English B课程中,我尽可能地去建立这种联系。最近,课本中的一个单元围绕IB主题“社会组织”展开。树德的学生很幸运,能够在这样一所一流的学校接受教育,所以我就想给他们一个机会,从新的角度思考自己所接受的教育。这一单元的课程一开始就带领学生探索“特权”这个话题,这个概念也许是许多学生从未考虑过的。

 

是否所有人都获得相同的资源?

成功仅仅是努力工作的结果吗?

一个人的财富实际来自哪里?

性别、种族、家庭背景、国籍等问题呢?

这些不变的特征在塑造个人的机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我请学生首先考虑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是如何应用于自己生活的。然后再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适用于美国报纸所提出的现实争议:纽约学校教育体系中令人震惊的种族差异。通过报纸报道、学生的采访以及录音,针对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教育机会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探讨和辩论。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教育平等这个主题似乎比它字面意思上更复杂,理论上容易理解,但是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这个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并被给予了一个有挑战的任务——从各种不同角度去考虑纽约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差异并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交给“学校董事会”(也就是我)。当我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把这些展示活动作为一个提升学生研究技能、批判性思维及口语表达的机会,我们的“社会组织”这个单元的意义也让学生以练习的方式感同身受地达到了,那就是为什么要围绕权力来组织社会?

 

和学生在探讨中的Justin

 

 

培养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技能

Develop essential skills for future academic success

 

      IB English B这门课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它的可变性。我个人的专业背景是人文学科,因此我重视每一个将文学和文学分析带入课堂的机会。短短一年的学习时间里,我已经看到文学作品分析和研讨练习正在慢慢地结出果实。学生不仅越来越能理解文本字面的意思,而且能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这正是他们在今后大学学习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技能。

 

      在每年的English B课程中,我们都要学习一部长篇英语文学作品,比如一本小说或者一个剧本。正如我们其他单元一样,我努力去为学生们挑选能让他们觉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学作品。

 

 

我们围成一圈,没有课桌,没有电脑,没有任何干扰

We arranged into a circle--without desks, without computers, without any distractions

 

      在每个星期三的文学课上,我们把教室里的椅子围成一圈,没有课桌,没有电脑,没有任何干扰,只有书——我们针对Rooney(近几年非常著名的一位年轻作家。小编注)的小说进行了深入的思辨讨论。每个学生轮流担任每周“读书俱乐部”的临时老师,并选择一个问题或一篇文章与全班进行讨论。

 

Justin每周三的文学课堂

 

      学生们的思想深度往往令人惊讶且印象深刻。这是由于Rooney的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相当契合——青年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也是因为讨论这种相对自由的形式加上每个人主导一堂课所必备的责任感,促成了激烈的辩论甚至意见分歧,而这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满足。

 

 

今天所学,终将与我们在未来相遇

What we learn today will await us somewhere in the future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随时都带着一种务必要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的紧迫感来教授每一堂课。对我而言,师生一起做的事情,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知识)是与生活、与自己相关且有用的,这相当重要。这一理念不论在简单的词汇练习,还是在相对热烈的教学活动,比如时事辩论、文学和哲学思想的讨论中,都得到相同的应用。虽然我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和他们生活的关联性,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们会遇到某个我们现在正在练习的词,他们会想起我们正在讨论的某个概念,也终将有一天他们会在“现实世界”真正领悟某个理念,一个我们在课堂中就学到过的理念。

 

      更让我欣慰的是,同学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的知识。最近,一个学生兴奋地给我寄来了她夏天在柏林旅行的照片。她在当地书店看到了我们一起学习过的一位作家(约翰·伯杰)的名字,还有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的各种社会组织(如慢食)的广告。

 

      自从阅读了Rooney的小说后,一些学生还找到了她的第二本小说来读,还观看了根据她的作品改编的电视节目,也许将来还可能会成为她作品的终生粉丝。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学术上的成功,还要培养他们踏出校园之后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Justin体验成都美食

 

      总之,我希望我的学生永远都不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和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因为答案一目了然:息息相关!
网站对话
live chat
网页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