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5日点击数: 2173 次
我的高光时刻
彼时,徐潇然不曾想到,因一场寨卡热流行而意外担任中学“老师”的她,会在后来,真的成为一名帮助学生抵达梦想彼岸的老师。
高光人物
徐潇然
树德中学国际部升学指导老师
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
前沃顿商学院设计俱乐部成员
先后在美国费城市政府担任实习分析师,
在田纳西大学和范德堡大学合作医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Students I am trying to inspire are the ones that always end up inspiring me.
学生是我试图去启发、而最终却给我最多启发的人。
2016年秋天,彼时还在美国高校从事数据分析的我,被临时通知放下手上的工作,到社区的公立中学Creswell待上几周,辅助支持一项学生科研活动——探索及可视化蚊虫繁殖与寨卡病毒传播的地理关系。那个时候,流行近一年半的寨卡热(Zika Fever)已经接近尾声,我所在的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希望向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普及相关知识及预防办法。
在Creswell中学组织的科研项目宣讲
初到Creswell,我的心情十分忐忑。一方面完全没有教学经验,日常生活也几乎与美国中学生零交集,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否准确地传达项目的愿景。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也涉及到不少理论知识,而这对初中生来说太晦涩了。不过,这种复杂的心情,在我跟学生们第一次走出校园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还能想起其中一个少数族裔男孩儿对我说,他很兴奋能够在教室外学习,这样的机会还是第一次。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项目最初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没那么重要的社区服务(大学机构有义务为当地社区提供积极帮助),而对他们来说,学习GPS的使用、设计APP数据收集界面是如此的新奇有趣。我想,说不定在某个瞬间,这些传统课堂之外的体验,就在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探索的种子。
现在想来,这或许也是一个契机,让我在回国后选择成为国际部的升学指导老师。一方面我希望能够把自己在海外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和收获,分享给更多学生;另一方面,我也想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学生不是被动的“学习机器”,他们必须积极参与学习。除了分享之外,我也很期待与同学们互动中所碰撞出的不断惊喜。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授学生文书写作及辅导他们进行申请文书的撰写。在树德国际部,学生在十一年级伊始,便开始系统地学习文书写作。老师会针对不同的留学意向国家,根据不同的要求做调整,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申请季开始之前,就具备独立写作申请文书的能力。
新学期到来前反复打磨文书课
我的个人经历使我在上课时,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写作能力。从刚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研究生,再到后来在国外政府、高校工作,我都深刻体会到写作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技能。除了完成论文、日常邮件沟通之外,写作是帮助自己整理思考、完善论点的重要一环。无论这个想法、观点多么精妙绝伦,如果无法用他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它的传播都将是十分局限且低效的。特别对未来在国外求学工作的人来说,写作可以说是适应海外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写作技能在国际高中最直观的体现之一便是申请文书的撰写。还记得,一个个冬夜里,和学生在升学办公室挑灯夜战,对一个个细节进行打磨、精炼,对一个个故事进行挖掘、反思,修饰、润色,调整、厘清逻辑。我感动于同学们对自己想法的坚持,惊喜于他们独特的创意。因此,每一篇都是独一无二的文书,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而动人的表达。
今年的申请季已经拉开帷幕。经过一年的课程和训练,国际部高三学生对题目、要求和素材,我相信已准备得游刃有余。早计划、早行动是申请成功永恒不变的关键词,文书绝不是高中阶段的临门一脚,而是把学生长达2-3年的积淀、反思、蜕变用简洁有力的文字展现出来。在升学老师的指导下,树德国际部学生有着丰富的原始积累,写出出色的申请文书,那只是水到渠成的才情流露。